伶伊儿在文章《曾经不相信什么可以冲淡爱情》中提到过“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的观点,今天,特惠购怀着准失恋/准离婚的心情给大家讲解一下为什么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揭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的道理和时刻准备“断舍离”的必要性。
沉没成本(Sunk Cost)最初是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由于过去的决策发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改变的成本。例如: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感情等等。
举个生活中的栗子:伶伊儿花了1年学习营销,后来发现自己更想喜欢英语,但是她仍然选择了继续学习营销,她的理由是:我已经花了1年的时间学习,难道我要浪费掉这1年吗?这1年伶伊儿学习营销的时间就是她的沉没成本。
栗子很有营养,再给大家个栗子:我们特惠购里有一对夫妻结婚10年了,开始时很好,还有了孩子,可时间长了,却发现双方在很多方面并不默契,两人相处的越来越累,可是已经花了宝贵的青春10年加之还有了孩子,就很难下定决心分手,于是两人就一直拖着,继续这段食之无味,弃之痛惜的感情。这10年的时间,还有两人磕磕碰碰的感情付出就是他们的沉没成本。
那到底人们为什么在面对沉没成本时,更倾向于继续投入,而很难智慧的断舍离呢?其实人是感情的动物,很难做出理性的决定。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使人迈入沉没成本的陷阱。
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带来的喜悦。特惠购的实验表明,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同等收益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举个栗子,你被偷了100元钱的糟糕心情需要你在大街上白捡250元的喜悦才能冲销。
专注于淘宝天猫优惠券的特惠购曾做过一个实验:同一款女裙,一个标价600元,送100元优惠券(实际500元),另一个标价528元送50元优惠券(实际478元),在实验中,有一多半人选择前者——宁愿多花钱也不想放弃更高金额的优惠券。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境况。比如不称心的工作,家里占地方的旧物件,糟糕的婚姻……不舍得放弃,只是因为你曾经为它投入了时间、金钱或者情感,放弃会带来负面情绪。
专注于淘宝天猫优惠券的特惠购提醒你:“未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恋”,在做人生重大选择时,有意识的避免陷入沉没成本困境,理性决策,果断的断舍离才能迎来更好的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