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侵犯公共利益的乱象比比皆是,如:小区业主侵占公共绿地作为私家花园,侵犯了其他业主的权利。商家把门口的公共停车位私自摆放路障,把公共停车位据为己有。有的人任由自己的熊孩子在公共餐厅跑动喧闹,影响别人就餐休息。有的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侵犯他人享受健康空气权利的。有的流动商贩在人流大的路口占道经营,妨碍交通,等等等等。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让人厌烦的侵犯公共利益行为,还有一些不太被人注意的侵犯公共利益的形式:
如共享单车公司的共享单车占据了公共停车区域,而它们赚的钱并不会转移支付给公众。这种所谓的共享经济若只共享公共资源,挤占他人的权益,而利润却由商家独享,显然是不公平的。
如一些商家和个人通过关系或者利益输出,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随意划线,停车收费,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这其实已经涉及到腐败和违法犯罪了,该被深挖和追究。
可见,侵犯公众利益的形式有的是侵犯者以脸皮厚为通行证,无赖式的占用。有的则是侵犯者与管理部门人员内外勾结式的共谋。
乱象存在的根源就一条:自私自利遇上制度漏洞、执法不严、惩戒不够。
占用道路打场晒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直接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极易引发事故,却鲜少听闻有人因此被处罚。随处可见商家霸占公共车位,也折射出侵犯公众利益的成本太低,收益太高太划算。
如何治理乱象?制度上堵塞漏洞,执行上严格执法,舆论上全民监督,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坚决破除法不责众的陋习,让侵犯公众利益者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名誉和信用上受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对各种形式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予以禁绝,对侵犯公众利益者说不,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举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