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涉黄涉爆的新闻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早已厌恶的拼多多。显然,社交电商死缠烂打,到处求人“补刀”的吸睛套路只能说是商业格调不高,而涉黄涉爆则是触犯法律底线的违法行为。
所谓社交电商,说白了就是为了增强营销的渗透力,以互联网社交为工具,挖掘消费者的人际关系资源,促进销售的经营行为。社交电商当前主要有两大模式:以拼多多为代表以拼团为内核的社交电商模式和以花生日记为代表以淘宝客分佣为内核的社交电商模式。
两种模式的比较:
拼多多模式:拼多多拼团模式只是一种追求低价的“营销模式”,并没有开创新的消费需求,也没有提升产品的品质,甚至是绕了一圈把消费拉向降级——一味追求价格的降低必然无法支撑品质的提升。
花生日记模式:我更看好建立在阿里巴巴完善信用评级及严格监管措施基础上的淘宝客模式为内核的花生日记,因为它既体现了对优质优价的遵循,也体现了商家、消费者和淘客的共赢。
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一个普遍的情况是,因为有网红代言,因为善于包装和营销,很多二流、三流的产品可以卖出一流的价格,这与消费升级本质是品质升级的内在逻辑背道而驰。仅仅是利用了人们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从众心理,不是社交电商应有的样子。
二、“社交电商” 使得原本轻松愉悦的社交关系成了彼此算计的商业关系,是对人际关系的透支和滥用,其副作用显而易见:不少做微商的朋友从做微商开始“朋友圈”就在被屏蔽,或者直接被微信好友剔除。
消费升级体现在对品质的追求上,对社交网络的需求也一样:宁可付费也要纯粹——如果每月花10元钱能买到剔除了微商和各种硬广告的微信环境,我会毫不犹豫的付费。
如同垃圾分类处理:当不同种类的“垃圾”被无序混合,那就是垃圾;当“垃圾”被分类收集,那就是资源。人们需要社交网络,也需要精准的广告,但人们不需要寄生于社交网络的里死缠烂打的广告。
对人际关系的透支和滥用更不该是社交电商应有的样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