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曝光的河南滑县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牵扯出涉事企业竟是一家“官办企业”。县财政局、林业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住建局、文广新局、规划局、国土局、审计局等部门的领导在该企业兼职。
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挞伐滑县违规办企业、官办企业与民争利、涉嫌大窝案上。
而我倒想为其中的有些“倒霉蛋”说两句。
之前网曝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的人尴尬表示“有些钱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领导的“老客户”给你利益输送,收,就是与违法乱纪者沆瀣一气;不收,就是与“大伙儿”有二心,挡人财路必被同僚排挤,被逆清洗,且无处说理……
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单位人很多时候被各种无形的大网束缚着、拉扯着、胁迫着,身处其中的个人难以凭一己之力摆脱。
回到河南滑县这个案例,涉事企业之所以所向披靡,与它的背景和人员构成不无关系。
作为有些部门的领导,想必不入伙也难,因为“大伙儿”需要你。
有些本质并不坏的人,因为所处的位置而成为利益集团软硬公关的目标和围猎的猎物,被下套、被挟持成为共谋,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世界,有鉴于此,滴水世界建议:
一、在制度设计上,畅通情况反映渠道,完善更换身份和工作生活地点在内的制度,健全对举报者的全面保护,确保正直的人不被排斥和打击报复,对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二、全面落实终身负责制度,让任何人不会因为工作调动和退休而逃脱违法责任。
三、区别对待污点官员。对于失足妇女要看她的失足原因和主观态度,对于主动反悔、积极交代问题的官员,可以酌情处理,有效从内部瓦解集团腐败。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