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自媒体作者要想俘获大量的粉丝,就需要不断地输出有价值的原创内容,一家公司要保持优秀或者变得更优秀也需要有不断的创新,用突破性的技术、超乎消费者预期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持续的满足消费者,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服务甚至商业模式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跟不上变革,坐吃山空,必然被淘汰,并且速度比想象的更快:
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曾经最牛的互联网巨头雅虎;曾经家用相机胶卷的代名词柯达……
要持续的突破和创新,保持基业长青,唯有做好基础的、前沿的研发工作。
从欧盟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度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你发现了什么?滴水世界,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世界。大众、谷歌、微软、三星、英特尔、华为、苹果以及三家制药企业罗氏、强生和诺华。而诺华正是《我不是药神》中抗癌神药研制厂家的原型。
研发工作不同于做一道数学题,有的人沿着一个思路误打误撞就做出了一道题,而有的人尝试了多种思路之后才完成这一道题。
芯片的研发、新药的研制有巨量的基础研究工作,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是一项高风险投资,早已排除了靠运气和偶然成功的可能性,休想用你的1个亿取得别人100亿的效果。
自然有人买一次彩票就能中头奖,这是一种偶然是一种侥幸,但任何成功都必然建立在实力而非侥幸的基础上。
拿出多大比重的营收来进行研发是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是竭泽而渔还是积蓄潜力。
在佩服华为高额的研发投入之余,有几家企业真的愿意拿出真金白银去进行如此高的投入?
比如小米,现在上市了,有钱了,他愿意拿出多少钱来搞基础研发呢?或许小米还可以照常按照“八八理论”来活着,满足80%的用户80%的需求,看似抓大头,其实无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追求卓越的信念和内在动力,那么沦为庸俗的公司是迟早的。
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投资者理性的提升,乐视那样靠画饼讲故事来圈钱的笑话越来越难以上演,要想基业长青就踏踏实实做好研发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