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生活的小县城经济发展很快,不知不觉中她也患上了以前大城市才有的富贵病——交通拥堵。为了改善交通出行状况,出门就看到各处在修路,划线。
多修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性工作,但交通状况能有多大的改善却绝不是只凭修路能决定的。如果满大街都是横行的大螃蟹,修再宽的路又有什么用呢?
如同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的楼市,本来房子是用来住的,结果却被人炒到了天上,供应量不可谓不足,可楼市依然如黑洞一般严重吞噬着普通群众的正常购买力,占用着大量的金融资源,甚至绑架掣肘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正常条件下,扩大增量,增加供给确实是应对紧缺,平抑物价基础性的办法,但如果把脉不准,药不对症,那么花钱不少,效果却未必会好。
再回到交通这个问题上,交通基础设施再好,但如果交通的参与者们素质跟不上,驾驶员只顾加塞按喇叭,电动车和行人无视红绿灯随意穿行,那一派交通拥堵的景象会一如既往,最终也是所有的人一起用无价的人身安全和宝贵的等待时间来为交通秩序混乱的后果买单,同在一条马路上,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学车的时候教练告诉我:黄线就是一堵墙,当你穿越黄线的时候,就是在开车撞墙。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道理大家都懂,但真在内心把黄线看成一堵墙的没几个。正常人不会傻到去撞墙,但会轻易的碾压马路黄线,因为黄线相较于一堵墙,现实危险性太小了!说到底,任何看似不经意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也是经过一番算计,核实过成本和收益的选择。
如何兼顾便利和效率?想起了自己一篇收录在百度文库的作品:纸手铐的启示。维持一个健康的秩序,关键是要用通电的法规、制度给每一个交通的参与者,每一市场的参与者,每一个社会的参与者内心划一条不可逾越的明晰的规则线,当你没有逾越规则,规则的手铐如纸一样轻薄无感,你可以尽享自由;当你逾越规则,纸手铐瞬间变成强有力的镣铐,让你承受沉重和冰冷的束缚。
作者:滴水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