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各地方各部门在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了一批制度,力求通过制度将改进作风的成果常态化。但“制度”井喷式出现本身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项制度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本身的质量。将不成熟的思路、想当然的做法仓促上升为“制度”,或者为求“门类齐全”而生搬硬套的“造”制度,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制度创新亦是在原有基础上有破有立的继承,而很难在短期内自创一套完善的制度。因此,不可一味“创新”而忽略对既有制度的完善。
高质量的制度有利于保障改进作风成果常态化,而常态化的优良作风会使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事半功倍。作为改进作风成果常态化的有力武器,制度务必求实效,切莫贪“多”求“新”。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