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国的命运。
没有实力就只能任人践踏和杀戮。
日俄战争时期,旅顺屠城。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
……
二、个人的修养。
《长歌行》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负有牺牲精神的朔州刺史公孙恒。用谋士的话说,他“大气运在身,不乏帝王之相”,做为前朝降将,不求自己保命,而是以自刎换一城人的生机。
“前朝降将”这个词不好听,但这不是他的错,战或者降都不过是手段,百姓安康才是心中坚守的道。
李长歌忍辱负重,被绑在大街上,健忘和无知的朔州百姓不记她的好,对她只是敌视谩骂。
三、内外的阻力。
李长歌想为大唐做事,“自己人”却拔刀相向,希望她成为“烈士”,或者杀了她,总之不能活。好人想做好事也是很难的!
四、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对与不对是要看具体情况的,屋里屋外都起了火,先灭哪一个?过度内斗会让外人坐收渔翁之利,内部不稳定就无法充分调动力量集中精力对付敌人。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评论